巡察原则与方法?

114 2024-05-02 20:12

一、巡察原则与方法?

一是政治性原则。

巡察组要严格遵循党章和党规党纪,站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对准巡察监督对象(被巡察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和政治巡察对象(被巡察党组织),从政治上监督被巡察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有没有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从根本上检查被巡察党组织有没有真正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

二是政策性原则。

 巡察谈话是与被巡察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其他党员干部群众进行的交流交心。巡察组要严守工作权限,把握谈话尺度,注意方式方法,尊重对方意愿。既要严肃认真,又要以理服人。既不能采用高强度、长时间的谈话方式,也不能采用讯问、强迫等高压方式,更不能将谈话对象留置驻地。

三是纪律性原则。

巡察谈话是政治谈话,既是巡察组代表市县党委向被巡察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了解情况的过程,也是谈话对象履行党员义务,向巡察组如实反映情况的过程,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方面,要求谈话对象反映问题要有事实依据,不能捕风捉影;另一方面,巡察组要如实记录谈话、制作笔录,不能擅自延伸、主观臆测。

四是策略性原则。

要根据被巡察党组织及谈话对象的具体情况或不同侧面,采取有针对性的谈话策略,做到“主动、互动、不惊动”。“主动”,就是要把握方向、强调重点,既给谈话对象宽裕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叙述,又引导其反映情况、说出想法。“互动”,就是在谈话的过程中,要善于双向交流,调动谈话对象积极性。既要注意耐心倾听,保持谈话的连贯性;也要注意因势利导,打开交流的话匣子。“不惊动”,就是对巡察掌握的问题线索,除按要求应当立行立改的“四风”问题之外,一般不向被反映人直接谈话了解核实。有条件作侧面了解的,可向外围知情人、经办人进行谈话了解,但要对其强调保密义务和纪律要求,切实做到“可控制、不惊动”。

二、巡视工作如何了解掌握真实情况?

巡视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了解真实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

在工作中,要在全面了解情况、深入了解问题、加强互动沟通、提升自身能力等方面下足工夫,多渠道、多方位地发现和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和线索,真正了解掌握真实情况,发现深层次问题,不断提高巡视工作质量和水平。通过各种渠道,全面客观地了解被巡视单位的总体情况一是通过发动群众了解情况。巡视见面会上,要在介绍巡视工作的目的、对象、内容、方式方法,深入进行思想发动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布巡视组的联系电话、意见箱、网上邮箱和住址,多渠道收集干部群众对被巡视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意见和反映。二是通过谈话和座谈了解情况。个别谈话是了解一个地方总体情况的基础环节,也是了解掌握真实情况,发现深层次重要问题的主要途径。对领导班子成员,可由巡视组领导采取点题的方式重点谈;对一般对象,由巡视组其他成员采取提示的方式引导谈。三是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围绕反映集中、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直接深入基层或采取暗访方式了解情况,这是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手段,四是通过延伸领域了解情况。

三、谈话对领导的评语?

1、领导思路清晰,职责到人,部署到位,驾驭全局的能力较强。

2、领导个人素质高,理性思考和工作能力相匹配,为大家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3、领导为人随和,团结同事,关心同志,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4、在领导的带领下,大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充分发挥了合力,体现了较强的战斗力。

四、如何开展巡视工作文章?

巡视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探讨和完善,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要用“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来指导工作。关键是要在如何了解真实情况上下工夫,工作尽可能深入一些,作风尽可能扎实一些。从巡视组的角度讲,对巡视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可以概括为24个字:“认真学、全面听、深入看、细分析、重调查、多支持、报实情、求实效。”

——认真学。一是要抓好政治理论的学习。只有熟悉政策,了解政策,才能搞好工作,赢得对方的尊重。二是要抓好巡视业务的学习。作为巡视组的工作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和巡视业务有关的法律、政策、制度规定等,只有业务知识学好了,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三是要抓好向被巡视地方的学习。这一点也很重要,巡视组到一个地方去工作,不仅要做好监督检查,还要尽快熟悉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以及一些风土民情、社情民意等,以便于更加符合实际地开展工作。

——全面听。巡视组的工作,关键是要了解到真实情况,必须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意见,全面了解情况。特别是第一阶段的巡视,工作面尽可能广一点,尽可能多了解一些真实情况和问题,为第二阶段开展重点了解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全面听”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全面听”要有目的,要有重点,要带着问题去听,要紧紧围绕巡视工作任务去听。其二,听的时候要耐心、细心、用心,要善于抓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线索。其三,听的时候,要注意及时总结、归纳那些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要听有所得,听有所获。

——深入看。在巡视工作中,亲自看一看,对深入了解情况有好处。要带着问题看,带着目的看,从基层工作看上面的工作,从局部情况看整体情况,从表面现象看本质问题。特别是要深入到群众反映比较强烈,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去看看,体察民情,反映民意。一是深入地市实地看;二是深入企业农户看;三是调阅材料认真看,可以结合巡视任务,调阅被巡视地方需要查阅的有关文件等,了解情况。特别是对讨论干部任用的有关会议记录,一定要认真查阅。

——细分析。巡视组通过谈话、座谈会、实地考察、听取汇报以及群众来信来访,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对这些材料,要结合巡视工作的任务和被巡视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找出问题的重点。既要避免听风就是雨,把问题放大,也要注意不能轻易放过被巡视地方存在的严重问题,对苗头性问题,也要加以重视。对了解到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线索,集中进行梳理,形成专题,确立专题的时候,要反复研究,慎重考虑,这些专题就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细分析”要注意多研究、多讨论,特别是对反映比较集中的“人”和“事”,要分清问题的性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不仅要注意辨别真伪,更要注意分清性质。对形成的专题,还要通过进一步的重点调查了解后,才能作出结论。

——重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巡视组通过全面看、深入听、细分析,形成了一些重点问题的专题,对这些重点问题,必须在巡视工作的范围内,力所能及地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特别是对反映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要尊重事实,通过重点了解,有个基本看法,对反映的问题不能似是而非,要有客观公正的认识。在进行深入了解的时候,要注意和办案工作严格区别开来,我们只负责汇报、建议,具体处理的事情,应该由纪委、组织部门等专门机关去做。有些比较复杂的问题线索,单凭巡视组的有限力量和手段是不够的,必要时应该将有关线索转交纪委调查了解或处理。巡视组在对重点问题调查了解阶段,要与纪委案件检查室和组织部门多注意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争取他们的配合和支持。

——多支持。巡视组在做好监督的同时,还要充分支持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尊重当地的党委和政府,多帮助,多支持。比如,对发现有些面上的问题,急需整改而且我们又看得准、把握稳的,可以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提出来,督促他们进行整改。而且,在指出问题的时候,要从提醒党委改进工作的角度出发,善意地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对反映个别领导干部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可以早提醒,早打招呼,帮助其加以改进。巡视组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很好地把握这一点,做到真心真意工作,诚心诚意支持。

——报实情。巡视工作的关键就是掌握真实情况,所以必须做到求真务实,特别是巡视报告的内容,要真实可靠,对把握清楚的问题要如实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没有把握准的问题,可以在汇报中反映说明,但要建议有关部门继续了解;特别是对反映领导干部个人的有关问题,必须要慎重对待,深入了解,避免因为出现差错,而使我们自己的工作处于被动。在巡视报告中,对任何问题的掌握程度、了解程度,都要如实反映,如果是线索性的,就直接说明还是线索,不能隐瞒、缩小,但更不能扩大、夸大。在报告中,要辩证地说明问题,是成绩的要充分肯定,是经验的要建议推广,是问题的要如实反映。在报告中,还必须把握好重点。巡视报告一定要有质量、有分量、有内容、有重点、有建议,一个根本的要求,就是要“如实报”。

——求实效。巡视工作必须作到求真务实,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有利于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巡视工作的真正目的。“求实效”,就是要通过巡视成果的有效运用,认真解决在巡视中发现的问题,最终促进我们党风、政风的好转,推动我们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改变干部的工作作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提供坚定的政治保障。从实践中来讲,“求实效”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保证对上级党组织的效果。要通过巡视汇报,为中央、省市委领导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参考依据,增强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二是保证对被巡视地方的效果。要通过向他们的反馈,客观指出存在的问题,督促他们进行整改,对有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提醒他们早注意、早解决,把发现的问题转化为巡视的效果。三是保证对有关部门的效果。巡视组对发现的某些重大案件线索,或通过初步了解掌握的个别领导干部违纪等问题,要及时移交给纪委,建议他们进一步调查或立案调查。对涉及有关干部人事方面的问题或反映,可以与组织部门沟通,建议及时进行调整或作其他处理,防止问题扩大。 (中国反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